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鲜为人知!筠连大雪山镇的高山里竟然隐藏着......

  • 诗冰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3734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9/2/26 9:49:04
  • 来自:四川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筠连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筠连大雪山镇,隐藏着一个苗族聚落

作者:温 涛


大年元宵刚过,出差到大雪山镇,闻听该镇有一个纯苗族组,位于高峰村,名叫林农组。我研究筠连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多年,还闻所未闻,忍不住到大雪山镇人民政府,约到村组干部,和二名好友立即驱车前往。


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爬行,15分钟后,我们来到了大雪山场镇东北约5公里外高坡上的林农组,林农组处在山间的一个坳口上,组民居住相对集中在一块斜坡地上。林农组组长余从云把我们带到苗族陶元章家里,并召集周边村民与我们座谈。经了解,林农组并不是一个纯苗族组,在全组12户村民中有11户是苗族,另有1户3口人是汉族。苗族有陶、邓、王3个姓氏,其中陶姓4户27人,邓姓5户26人,王姓2户7人。另外,相邻的白沙组还有王姓苗族7户42人。这样一算下来,这个集中的苗族聚落共有苗族18户102人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据陶元章讲,他的先辈是从云南威信长安司一带迁过来的。当时家里四兄弟,因田土狭窄,生活困难,小的两兄弟便相约迁往四川。先是迁到珙县的麻园,住了一段时间,大的一个又返回云南,最小的到了今大雪山镇高峰村林农组,见这里土地无主、山高林密,适宜开荒和狩猎,便在此定居下来。以后来又来了邓、王两家苗族,一同在此繁衍生息。陶邓王三姓苗族迁入林农的时间大致在清同治年间,距今约150年左右,已生活了5至8代人。


和苗族同胞聚在一起聊家常,小孩们在一旁嬉闹,我惊奇的发现,小孩玩耍时交流的语言居然是苗语!陶元章讲,我们这十多家人互相交流时都用的是苗语,连二、三岁的小孩都会说,你们汉族客人来了,我们才改说汉语。我立即请他们用苗语交谈了几句,虽然我只能听懂其中一些简单的词汇,但心里倍感亲切!要知道,语言是最好的家乡和民族认同,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,少数群体要保持自己的母语非常困难!接下来问他们日常的习俗,一些主要的苗族传统民俗如结婚送亲时手持吉祥竹走在前头、进门时回车马、办丧事时敲牛皮鼓吹芦笙、过花山节(到邻近的高坪苗族乡)、过节时穿苗族服装等都还完好的保存着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那么这个苗族聚落为何不广为人知呢?我立即打电话问了几位筠连的苗族学者,他们均表示不知道林农这个苗族聚落。问林农组的苗族朋友,他们也不知道一些筠连的苗族领导和学者的姓名。当问到一个67岁的邓友权老人,他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林农组组长时,县民委主任韩朝亮来过。我知道的韩朝亮是苗族学者,写过一些苗族的文章,但韩朝亮早在1998年就去世了。


也许在以往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,林农组外出参加工作的不多,与外界的交往也不多,所以不广为人知,当然这又反而使这里较好的保存了苗族传统文化。虽然地处偏远,林农组也一样沐浴着党和政府政策的阳光。近几年,高山上的林农组通了水、电,能够接收到手机信号和电视信号。2017年,到林农组的公路全部硬化,与外界的交往方便多了。现在,林农组正在进行最后的脱贫攻坚,争取早日甩脱贫困帽子,过上小康生活,实现乡村振兴。


当得知我是县里文化部门的领导时(虽然余组长介绍错了,为借机了解他们,我没有过多解释),苗族朋友纷纷聚在桌子旁与我们交谈。稍后到来的一位苗族朋友邹永洪(邓姓女婿)兴致勃勃地回家拿来了两把芦笙,号召在座的老少换上苗族服装,和我们一起在不宽的院坝里跳起了芦笙舞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邹永洪和邓友权老人吹起了芦笙,十多户人家的苗族朋友纷纷回家换上苗族服装,大家在蒙蒙的细雨中跳起欢快的舞蹈。舞蹈圈中,有穿传统的苗族女装的,有穿新式苗族盛装的。我们一行三人也和着音乐的节拍,跳起蹩脚的芦笙舞,大家沉浸在苗族传统文化的欢乐中……。临别时,热情的苗族朋友一直送我们到路口,才一一握手道别。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回到家第二天写完这篇文章后百度了一下,发觉去林农组那一天是2月21日,恰巧是世界母语日!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传承!


本文由温涛提供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
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